移动端

您现在的位置:兴旺宝>环保设备网>资讯列表>粤港澳大湾区环保产业联盟与澳门政府环保机构共探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粤港澳大湾区环保产业联盟与澳门政府环保机构共探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2025年02月27日 14:12:57 人气: 15797 来源: 广东环保产业
  2月24日,粤港澳大湾区环保产业联盟代表团在澳门开展拜访交流活动,围绕“深化粤港澳环保合作,共促湾区绿色高质量发展”的主题,与澳门环境保护局、澳门招商投资促进局进行深入交流,以及深入澳门环保企业实地考察,此次行程紧凑而高效,为区域环保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加强区域合作注入了新动力。
 
  此行联盟访问团成员包括:澳门环境保护产业协会会长麦瑞权,常务副会长陆世安、副理事长杨道礼、华子峰、崔天立;香港环保产业协会会长郑文聪、常务副会长张国全;广东省环境保护产业协会会长麦建波,粤环协常务副会长/深圳市环保协会副会长程鉴昌、粤环协常务副会长/佛山市环保协会会长余阳,粤环协副秘书长叶伟莹,广州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副秘书长冯志玲等。
 
  在澳门环境保护局交流会上,澳门环境保护局局长叶扩林、副局长韦海扬等参加了交流会。双方围绕主题,内联外通对技术引进推广、寻求商机合作、政策支持、信息共享、政府项目投标等话题展开了深入探讨。澳门环境保护局,积极听取粤港澳环保产业企业意见建议,让联盟会员深深感受到交流是有绩效、有效率的,通过“政产学研”共同创新大湾区营商环境,提升大湾区绿色环境新质生产力。会议对话、真情交流也增强了粤港澳产业联盟成员的获得感,提升对澳门营商环境满意度和信任度。
 
  叶扩林局长介绍了澳门环保局的发展历程、环保政策法规立法执行情况、环境保护工作成效等内容。他表示澳门环保局成立多年通过努力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逐步建立起完善的组织机构和工作机制,致力于环保政策法规的立法和执行工作,截至目前,已制定了64条关于汽车、固废、固定污染源排放标准的法律法规,这些法规涵盖了空气质量改善、生态保护、污染防控等方面,为澳门的环境保护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此外他还回应了访问团关于政府环保项目招投标、完善环保政策法规标准等方面的建议。他表示澳门环境保护局政府环保项目招标方面,在特区政府廉政部门的严格监管下,确保了招标的公开公平公正,也欢迎有实力的湾区环保企业积极参与,共促湾区绿色高质量发展。
 
  麦瑞权、麦建波和郑文聪三地会长表示,在粤港澳大湾区合作的框架下,环保产业蕴含着巨大潜力,而产业协会是连接企业、政府和市场的关键桥梁,这次粤港澳环保产业联盟与政府的深度交流,能够促进大湾区企业间交流合作和信心,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大湾区内不同地区的资源互补性强,产业联盟通过搭建平台,帮助大湾区环保产业落户澳门,有利于大湾区企业获取产业资源、共享信息,实现产业共赢,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提升行业整体竞争力。三地会长强调要加强湾区环保产业合作,内联外通引进湾区先进环保技术,发挥各自优势,深化粤港澳环保产业合作,以共促湾区绿色高质量发展为起点,积极进军葡语系国家市场。
 
  在澳门招商投资促进局交流会上,澳门招商投资促进局主席余雨生,会展发展及活动推广厅等部门同事参加了会议。
 
  双方就利用MIECF展会平台加强与葡语国家环保企业的交流合作、打造国际化展示平台等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并探讨了在2025MIECF期间举办“粤港澳大湾区绿色创新论坛”的可能性。
 
  余雨生主席介绍了澳门在招商引资、会展产业发展及中国与葡语国家经贸合作方面的成果。他表示,澳门环保展旨在能够对接各方需求,促成项目落地以回应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需求,展览论坛要有成效,应以展览和商机论坛为重点,此外,他指出澳门最大的优势在于制度,大湾区环保企业可凭借此联合出海,进军巴西、安哥拉等葡语系国家市场。
 
  此次粤港澳大湾区环保产业联盟与澳门政府环保机构的交流活动,不仅加强之间的合作关系,也为推动区域环保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双方表示,将继续保持密切合作,共同探索环保产业发展的新路径,为粤港澳大湾区的绿色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此次行程中,代表团还实地参观了澳门的环保项目和设施,通过实地考察和交流,进一步加深了对彼此工作的认识和了解,为未来的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来源 | 信息部
 
  编辑 | 广东环保产业融媒平台
 
  原标题:粤港澳大湾区环保产业联盟与澳门政府环保机构共探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全年征稿/资讯合作 qq:1097660699@qq.com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兴旺宝"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兴旺宝,转载请必须注明兴旺宝,https://www.xwboo.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技术文章、资料下载等内容,如涉及侵权、违规遭投诉的,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
3、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