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端

您现在的位置:兴旺宝>环保设备网>资讯列表>关于征集环境管理领域国家标准起草单位的通知

关于征集环境管理领域国家标准起草单位的通知

2025年03月12日 08:43:09 人气: 16614 来源: 国家标委会
  关于征集环境管理领域国家标准起草单位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
 
  根据“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关于2024年第九批推荐性国家标准计划及相关标准外文版计划的通知”(国标委发〔2024〕53号),共计五项国标获批立项,目前正在起草研制阶段,我单位现面向社会公开征集起草单位,相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国家标准介绍:
 
  1.计划号20243464-T-469(环境管理环境信息交流指南和示例)
 
  ISO14063:2006《环境管理 环境信息交流 指南和示例》国际标准是ISO14000系列国际标准之一,我国目前已经等同转化ISO14000系列国际标准20余项,包括:环境管理体系、环境审核、环境标志、环境绩效评价、生命周期评价、碳排放核算、物质流成本核算等,其中ISO14063:2006《环境管理 环境信息交流 指南和示例》国际标准于2010年完成等同转化并发布。
 
  2020年,ISO/TC207完成了对ISO14063国际标准的修订,2020年8月正式发布,该项标准的修订主要考虑了ISO 14001:2015国际标准的修订变化情况,使环境信息交流的技术内容和语言表述上与修订后的ISO 14001:2015保持协调一致,同时兼顾了与近年来陆续发布的ISO 14000系列其他国际标准的一致性,及时反映该系列中其他修订的国际标准的变化。因此,及时等同转化ISO14063:2020国际标准,是使我国现有环境管理标准体系标准(GB/T24000系列标准)保持同步、协调一致性的必要工作,也将有助于指导我国组织更好地推进有关环境信息交流的理论研究与具体实践;同时,也是以环境管理标准化手段对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环境保护、高质量发展,以及标准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有力支撑。
 
  2.计划号:20243466-T-469 (环境管理 定量环境信息 指南和示例 )
 
  ISO14033国际标准是ISO14000系列国际标准之一,我国目前已经等同转化该系列国际标准20余项,包括:环境管理体系、环境审核、环境标志、环境绩效评价、生命周期评价、碳排放核算、物质流成本核算、环境信息交流等。ISO14033:2019提供了获取和提供定量环境信息的原则与示例,还旨在支持对定量信息的评审和核查。
 
  本文件的目的是通过应用系统分析和计量学,将处理环境数据的复杂性分解为可区分的实际步骤,降低每个步骤的复杂性,明确目标,以协助收集和处理定量环境信息。许多定量环境信息的应用旨在用于组织内部不同类型的评价和定量比较。因此,定量环境信息会影响决策的自信度,包括技术开发、投资和财务决策。
 
  本文件解决与定义、收集、处理、解释和提供定量环境信息有关的问题。它提供了关于如何为预期用途建立准确性、可验证性和可靠性的指南。它使用成熟可靠的方法来准备适合环境管理特定需求的信息。
 
  鉴于此,及时等同转化本标准,是对我国现有环境管理标准体系标准(GB/T24000系列标准)的补充和完善,也将为我国组织的定量环境信息的收集和使用工作提供指南;同时,也是以环境管理标准化手段对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环境保护、高质量发展,以及标准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有力支撑。
 
  3.计划号:20243468-T-469(环境管理体系 针对环境主题领域应用GB/T 24001管理环境因素和应对环境状况的指南 第2部分:水)
 
  人类社会面临着生活在地球范围内的各种挑战,例如:涉及气候变化、淡水消耗、土地利用变化和生物多样性丧失等。组织必须考虑根据联合国制定的可持续发展全球目标来推动积极的改变。水是支撑地球上所有生命系统运行的重要因素,关乎人类的生命和福祉。作为自然资本的生态系统及相关的生物多样性,只有在得到适当的保护、维持自身恢复力以及经济和社会领域尊重各自边界的前提下,其多重价值才能够得到充分发挥,并为我们提供服务。
 
  保护水资源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至关重要,特别是可持续发展目标6(清洁水和卫生设施)和可持续发展目标14(水下生命)。此外,水资源保护对其他目标也会产生间接影响,例如可持续发展目标2(零饥饿)、可持续发展目标12(负责任的消费和生产)、可持续发展目标13(气候行动)和可持续发展目标15(陆地生命)。GB/T 24002聚焦“环境主题领域”,它是GB/T24000系列标准的子系列标准。
 
  ISO/TC 207在2019年发布ISO14002-1:2019《环境管理体系 针对环境主题领域应用 GB/T24001管理环境因素和应对环境状况的指南:第1部分 通则》的基础和指引下,于2023年发布的本文件专门针对水这个环境主题领域。
 
  ISO 14002.2《环境管理体系 针对环境主题领域应用 GB/T24001管理环境因素和应对环境状况的指南:第2部分 水》重点对应用ISO 14001框架管理与水资源相关的环境因素和影响、环境状况以及对水资源的依赖提供了指导和示例,这些都可能对组织产生影响,有助于组织在其场所、流域及其产品和服务的生命周期内策划与环境影响、对水资源的依赖和脆弱性相关的措施。组织可以应用本文件确定如何在环境管理体系中管理水可持续利用和保护的最佳实践。
 
  应用本文件的益处可包括: ——协助履行与取水、用水、水质和公共政策相关的合规义务; ——通过管理与水相关的环境因素实现环境目标,提升环境绩效,培育弹性生态系统; ——通过预防或减少对水和生态系统的不利影响来保护环境; ——防范和降低与水相关的商业风险,利用组织运行及其供应链中的机会应对不断变化的环境状况; ——使环境管理体系与组织的战略方向保持一致,例如,支持与可持续利用和保护水相关的特定环境方针或组织承诺; ——支持与水相关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促进遵守与水相关的国际协定和公约以及向循环经济过渡(减少水消耗、水替代和循环利用)。
 
  上述收益有助于降低成本,保障供应和生产,改善与相关方的关系,提升公众形象或维系一种社会“运行许可”。
 
  ISO14002-1:2023国际标准是ISO14000系列国际标准之一,我国目前已经等同转化该系列国际标准20余项,包括:环境管理体系、环境审核、环境标志、环境绩效评价、生命周期评价、碳排放核算、物质流成本核算、环境信息交流等。鉴于此,及时等同转化本标准,是对我国现有环境管理标准体系标准(GB/T24000系列标准)的补充和完善,也将为我国组织的定量环境信息的收集和使用工作提供指南;同时,也是以环境管理标准化手段对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环境保护、高质量发展,以及标准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有力支撑。
 
  4. 计划号:20241568-T-469 (环境管理 环境报告担保指南 )
 
  目前,很多大型、知名组织都会定期对外公布其可持续发展报告或社会责任报告,其报告中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越来越得到市场的关注。
 
  环境报告所披露的信息旨在满足组织相关方(可能包括投资者、监管机构、证券交易所和客户)的需求和期望,而来自公正的担保提供方的外部担保则可提高所报告环境信息的可信度和可靠性(GB/T24001,7.4.1要求的信息可靠性) ,并可能改善报告组织对相关方的看法。
 
  本文件所述及的担保被认为是可以提高对环境报告的信任和可信度,同时也可提高目标用户对环境报告的依赖程度。担保是基于对环境信息及提供该信息所采用的过程的确认和/或核查,担保是确定所报告的环境信息是否满足其预期的特定需要的过程的结果。因此,通过担保,组织的获益可包括:领导层在决策中可更多地使用环境信息,减少环境报告中的数据质量风险并增强信任;提高预期用户的参与程度;加强内部环境报告以改进绩效;改善组织的形象和声誉等。
 
  ISO14016国际标准是ISO14000系列国际标准之一,我国目前已经等同转化该系列国际标准20余项,包括:环境管理体系、环境审核、环境标志、环境绩效评价、生命周期评价、碳排放核算、物质流成本核算等。
 
  有关环境报告的担保,ISO/TC207还是首次发布国际标准。因而,及时等同转化本标准,是对我国现有环境管理标准体系标准(GB/T24000系列标准)的补充和完善,也将为我国组织的环境报告担保工作提供指南;同时,也是以标准化手段对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的有力支撑。
 
  5.计划号:20232570-T-469减排效果评估技术要求 第1部分:出行
 
  2020 年9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中提出中国二氧化碳排放争取在2030 年达到峰值,并争取在2060 年前达成碳中和。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要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拿出抓铁有痕的劲头,如期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目标。碳达峰与碳中和工作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已经在各行各业如火如荼的开展起来,1+N的政策体系,也从各个角度在推动各行各业的双碳工作。通常情况下,碳交易和节能减排都是针对大型工业企业或者生产管理机构。但随着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均碳排放水平快速增长,城市小微企业和社区居民的生活、消费领域已逐步成为我国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增长的重要领域之一。鼓励低碳行为的碳普惠机制可以充分调动全社会践行绿色低碳行为的积极性,树立低碳、节约、绿色、环保的生活理念,刺激、激励和发动小微企业、社区家庭和个人一起参与进来,通过步行、公共出行、减少一次性用品使用、减少待机、禁止不可降解塑料制品使用、使用高能效产品、光盘行动、采用自然光、自然通风等绿色低碳行为进一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不仅可以引领企业、社区家庭和个人提升降碳意识、实现绿色转型,在全社会、良好低碳生活氛围,也可从能源供给端进一步降低能源供给量。
 
  2021年初,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2021年9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发布《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在“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提出“扩大绿色低碳产品供给和消费,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把绿色低碳发展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开展绿色低碳社会行动示范创建。凝聚全社会共识,加快形成全民参与的良好格局”。11月跟进发布的《全民践行绿色低碳行动 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又明确提出,公众行为改变是温室气体减排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社会全面动员、企业积极行动、全民广泛参与是实现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绿色转变的重要推动力。
 
  推行绿色低碳全民行动,就是要培养公众绿色生活意识,从身边点滴小事做起,积少成多,聚沙成塔,逐渐在全社会形成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为发挥“碳普惠”的优势、支撑正向激励作用的充分发挥,非常有必要编制可供全社会使用的绿色低碳行为减排效果评估技术要求,内容包括程序、识别绿色出行行为、识别核算边界、评估碳减排、数据来源,为各地区、各类绿色低碳行为提供统一的效果评估标准,为实现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贡献积极力量,意义重大。
 
  本标准编制的目的,一是积极贯彻落实政策要求,以积少成多、积沙成塔之功,汇聚碳减排量之汪洋大海,助推绿色转型和低碳生活意识的提升与绿色低碳生活氛围的打造,二是总结国内外现有相关标准、计算经验,梳理绿色低碳行为,分项分类形成降碳行为基准情景识别与减排效果评估,为绿色低碳行为减排效果评估技术要求(第1部分出行)形成统一的评估工具,支持各类相关碳普惠平台运行,为汇集并探索参与自愿碳减排量(CCER)交易提供技术支撑。在标准起草过程中,标准工作组认为本标准解决的是绿色出行行为减排效果评估具有普遍性和原则性的问题。实践中绿色出行行为多种多样,标准更多的体现对不同类型绿色出行行为的减排量计算的可操作性、规范性和指导性。
 
  通过制定本标准,可为全国各地各类绿色出行行为的减排效果评估提供标准化方法支撑,支持各类碳普惠平台与机制推动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绿色转型发展
 
  二、权利和义务:
 
  1.在我国境内的独立法人和具有与标准项目相关的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
 
  2.在可以公开的前提下,起草人应共享本单位和个人的相关研究成果,并积极提交技术贡献和建议;
 
  3.享有在标准前言中署起草单位名称和起草人姓名的权利;
 
  4.标准实施后,享有优先参与本标准修订的权利等;
 
  申请参加方式:填写《国家标准申请表》,并加盖单位公章的申请表扫描件发送至cec_tcwg@163.com
 
  附件1:国家标准申请表
 
  工作组: 王老师    电话:15901029818
 
  (本文系国家标委会投稿,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若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处理。)
相关资料下载:

国家标准申请表.docx

全年征稿/资讯合作 qq:1097660699@qq.com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兴旺宝"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兴旺宝,转载请必须注明兴旺宝,https://www.xwboo.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技术文章、资料下载等内容,如涉及侵权、违规遭投诉的,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
3、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