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牢记“国之大者”,扎实推进巢湖蓝藻治理,截至7月10日,巢湖无明显水华,较去年首次发现大规模蓝藻水华时间推迟40天,让群众看到了更大变化、闻到了更大变化,助力将巢湖打造成为合肥最好名片。
建立三级网格化管理体系。
建立县(市)区、乡镇(街道、社区)、村(居)三级网格化打捞防控责任体系,一级网格5个、二级网格18个、三级网格65个,明确各网格负责人员。设置3个市级督查组,抽调省巢管局、市生态环境局、市水务局人员组成,蓝藻应急防控期间每周组织一次暗访,重点检查现场巡查打捞工作组织情况、蓝藻防控设施建设情况及相关日志台账资料;水华橙色、红色预警期间,督查组全天候驻点监督。
提升应急防控基础设施。
奖补2000万元专项资金,提升改造环湖5个(县)市区蓝藻打捞防控能力,全市构建了以蓝藻深井处理装置和藻水分离站为重点,蓝藻磁捕船为配套,蓝藻围隔、推流器等为基础的巢湖蓝藻水华应急处置设施体系。截至目前,环湖已建成藻水分离站5座、打捞平台44座、深井处理装置7座,配有蓝藻磁捕船4艘、其他各类打捞船只146艘、推流器等控藻设施400余个,建成阻藻围隔(围堰)90余公里。
强化蓝藻藻情预警预报。
依托卫星监测图,利用环湖视频监控,观察巢湖湖区与环湖河道藻情,整合湖区蓝藻自动监测和人工采测数据,建立藻密度监测系统,完善蓝藻预报模型,每日发布蓝藻日报。根据蓝藻暴发程度,从轻至重依次分为蓝、黄、橙、红四个预警等级,环湖县(市)区根据预警等级,启动相应等级的打捞工作。截至目前,环湖县(市)区共出动打捞人员3.15万人次,打捞船只4585船次,打捞藻浆15.22万立方。
原标题:合肥市三举措打好巢湖蓝藻歼灭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