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保产业作为支撑生态文明建设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力量,正面临着转型升级的迫切需求。环保新质生产力,正成为推动产业向前发展的核心力量。本栏目将聚焦生态环保产业的新技术、新装备、新材料、新模式,深入宣传推广科技创新成果,及时发布环境技术进步奖项,全面介绍行业内的实用技术装备和示范工程,引导行业持续创新,加快数字、智慧、科技的融合赋能,为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贡献力量。
生态环境保护实用装备
2023-Z-20
申报单位
浙江浙大鸣泉科技有限公司
推荐单位
浙江省环保产业协会
一、技术简介
适用范围
中、高精度系列产品可用于环境空气中的温室气体监测,主要应用场景如区域环境空气监测、城市空气质量检测、园区厂界检测等;低精度系统可用于连续排放烟气中温室气体监测,主要应用场景如石油炼化、钢铁冶金、火电厂、水泥厂、垃圾焚烧、天然煤炭气开采等烟气排放监测。
技术原理
CO2在线监测系统采用NDIR红外光谱分析计算温室气体浓度,该系统由采样系统、预处理系统、气路控制和校准系统、高精度分析系统、数据处理系统等部分组成,可实现CO2浓度在线监测,并通过数据传输系统传输至后端管理平台。系统核心原理为利用吸收光谱的强度反演温室气体浓度,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国产化率高等优点。
工艺路线
(1)采样系统主要由大气采样探头、大气采样管、
抽气泵等组成,其主要作用实现气体的稳定采样,并预防大颗粒物和液态水的进入;
(2)预处理系统主要包括颗粒物过滤、水汽处理、温度和压力的平衡设计,其主要作用去除大量的水汽成分,减少后级对水汽处理的难度,并减少空气中颗粒物对光学分析系统的污染,确保光学系统长期运行的可靠性;
(3)气路控制和校准系统主要包括校准物质、气路流量控制、气路切换等单元,保证气体的进气流量恒定,依据国家标准实现仪器测量过程中定期自动校准,保证实时测量的准确性;
(4)高精度分析仪器主要包括NDIR核心测量平台、温控和流控单元、数据分析和校准、人机交互显示和通信等模块,主要作用实现对CO2气体的精准测量;
(5)数据分析和处理系统主要包括测量数据的分析,扣除由于光合作用、人为等影响造成的异常无效数据,并实时将数据上传至监管部门平台,确保测量数据的有效性。
装备性能参数及执行标准
1. 技术指标
a) 温室气体测量精度:0.05 ppm;
b) 24小时漂移:0.1 ppm;
c) 测量范围:0-1000 ppm;
d) 测量可重复性:±0.05 ppm;
e) 响应时间T10-T90:5 s;
f) 测量间隔:<5 s。
2. 执行标准
Q/ZDM 24-2023《环境空气温室气体在线监测系统》
应用效果
该温室气体在线监测系统已初步取得销售收入,成功应用于浙江省生态
环境监测中心“浙江省碳监测能力建设项目”中。该系统已经连续运行一年以上,具有可靠的兼容性、安全性,能够实时监测和远程监控环境空气中CO2浓度,进而研究其浓度变化的有效辐射强迫及对气候的影响,为温室气体减排政策制定和技术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研发背景
在“双碳”背景下,准确开展大气CO2等温室气体监测,可以为“双碳”目标效果评估提供直接的科学依据,是“双碳”实施路径中的重要步骤。在“30·60”目标下,碳监测仪器市场需求预计超过120亿元。目前在温室气体高精度监测技术方面,以美国Picarro为代表的
气体分析仪器公司占据了绝对市场份额。我国的温室气体高端分析仪器在性能上,尤其是在测量精度、环境适应性和长期稳定性等技术指标方面,与发达国家还存在一定差距,难以满足未来一段时间的温室监测发展需求。
目前国际上主流的温室气体监测方法主要有:非色散红外法(NDIR)、气相色谱法(GC)、光腔衰荡光谱法(CRDS)和离轴积分腔输出光谱法(OA-ICOS)等。其中GC法、CRDS法具有色谱系统成熟度高,检测精度高的优点,但存在检测样品时间长、系统复杂、维护量大、使用不方便且部分核心部件依赖进口的缺点;CRDS法和ICOS法存在灵敏度高、信噪比高、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但其核心技术需要攻关,且核心反射镜要求反射率99.999%以上,目前全部以进口为主,国内还没有成熟的产业化工艺。因此,根据目前国内材料、工艺等技术情况,以及当前高反镜、激光器等关键核心模块必须进口的现状,存在“卡脖子”技术等问题,本项目选择技术成熟、核心部件实现国产化的NDIR为技术方法,实现温室气体的在线监测。
技术/装备特点
(1)高国产化率(95%以上):自研光学检测平台采用调制黑体光源、8通道检测器,无运动部件,模块可靠性强,寿命长。
(2)反应灵敏,测量准确,精确度高:全量程温湿度补偿和数据修正功能,确保温室气体监测系统在不同环境下的长期使用。
二、典型应用案例
案例名称
浙江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浙江省碳监测能力建设项目—城市温室气体高精度示范站建设”工程
案例简介
2022年11月,我司MQ-AQMS2000环境空气温室气体监测系统应用在浙江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开展的“浙江省碳监测能力建设项目—城市温室气体高精度示范站建设”工程中。
该应用案例地址在浙江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办公楼17楼(60米左右),采样杆总高度15米。采样高度符合规范要求,周围空气流通无遮挡,采样环境良好,符合监测系统要求。截至目前,该系统已连续稳定使用10个月,能准确可靠地测量和记录杭州区域环境空气中CO2气体浓度,能准确可靠地测量和记录杭州区域温室气体浓度数据,这些数据可以实时传输到云端,供浙江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进行分析和决策。
达到的标准或性能要求
符合世界气象组织(WMO)对北半球CO2浓度监测要求
业主单位
浙江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
投运时间
2022年11月22日
运行情况
本案例已连续运行一年以上,可以稳定有效地监测区域内温室气体浓度
三、技术申报单位联系信息
单位名称:浙江浙大鸣泉科技有限公司
单位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西园四路2号2幢
联系人:三先军
原标题:环保新质生产力 |二氧化碳在线监测系统